【溯因的解釋】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溯因的解釋</FONT>】</FONT></STRONG></P> <P><STRONG>GeneticInterpretation</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溯因的解釋是高德門(L.Goldman)以三度空間的立體模式來說明學生資料的來源、處理方法、解釋類型等三者之間的交互關係的一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一立方體的長寬高三個向度為:1.寬的向度係「資料來源」:分為測驗資料、非測驗資料等兩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長的向度係「資料處理方法」:分為機械處理(統計處理)、非機械處理(臨床診斷處理)等兩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高的向度係「解釋類型」分為描述的解釋、溯因的解釋、預測的解釋、評斷的解釋等四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溯因的解釋」係追溯過去以解釋學生現在身心發展的狀態,著重現在身心發展狀態的成因與演變歷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如學生情緒困擾是否因教師給予太高的期待或父母管教態度不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學生高智商低成就的原因是否為教師教學方法不當或學生學習態度不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欲追溯成因與演變歷程,教師與輔導人員可收集有關學生各種標準化測驗所得的測驗資料,與經由平時觀察、面談、訪問所得結果,分析學生發展、學習歷程與家庭背景等非測驗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從所收集的測驗與非測驗資料中,參照常模、側面圖與預期表等統計處理訊息,再採用歸納與演繹等臨床處理方法,深入綜合研判資料的意義,從兩個向度來追溯學生的身心發展成因與演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師與輔導人員對學生進行「溯因的解釋」時,應兼顧學生資料來源和資料處理方法兩向度,對學生資料分別追溯解析,再做綜合性的研判,以免對學生身心發展狀態的成因與演變歷程判斷錯誤。</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若教師與輔導人員研析資料後,仍難以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質的成因與演變歷程,宜與學生家長、親屬、以前與現在級任教師(導師)、有關人員共同研析討論,期能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做適切的追溯。</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師與輔導人員對學生進行「溯因的解釋」,應該多傾聽學生對自己過去事件的描述與看法,多鼓勵學生對自己的過去做深入的自我探索,多了解學生對測驗與非測驗資料的反應,以及請學生對自己的過去事件做綜合性追溯,期能經由解釋歷程再協助學生對自己身心發展的成因與演變歷程有較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以學生為中心」做整體的追溯。</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為「以教師與輔導人員為中心」的追溯模式,所得的結果只是片面的追溯,難窺全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