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2 23:49:37

【慎思可能性模式】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慎思可能性模式</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ElborationLikelihoodModel,ELM</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說服(persuasion)與態度改變(attitudechange)研究領域,曲裴帝(R.E.Petty)與卡喬波(J.T.Cacioppo)所發展的「慎思可能性模式」,基於人類思考的能力與動機有限,無法在一時之間窮盡一切訊息,因而主張態度的形成或改變有兩種方式:第一,在強烈動機與充分能力配合下,人們可能盡力思考與重要議題有關的訊息,並比較各論點的利弊得失,這是形成特定態度或改變原有態度的中心途徑(centralroute)。</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二,在動機與能力都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只根據說服者的專業身分或訊息內容的多寡等簡易線索,不經仔細思索訊息內容就遽下判斷或改變態度,這是所謂的周邊途徑(peripheralroute)。</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個人處理說服訊息模式的決定因素主要是動機與能力問題,首先就影響思考訊息的動機因素論:第一,有關研究顯示訊息與個人相關性(personalrelevance)愈高,個人思索訊息內容的動機愈強,訊息內容或論點品質對說服成功與否的影響愈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二,也有研究顯示個人判斷訊息的責任(personalresponsibility)也會影響思索訊息內容動機,如果個人負有判斷訊息的主要責任,會比較積極思索訊息內容或論點品質。</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三,另有研究顯示個人需要或喜愛思考程度也是重要關鍵,即是需要或喜愛思考程度愈高的人,愈可能仔細思考訊息內容或說服論點的品質,據以形成或改變相關的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影響處理訊息能力因素方面,研究顯示個人接觸說服訊息時,倘若受情境因素影響而注意力分散,訊息思考過程會被打斷,在說服內容原本可以引起較多支持論點的情況下,分心將不利於說服目標的達成。</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反之如果說服內容原來可能引起較多的反對論點,分心反而促成有利的說服效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次愈有智慧的人愈可能接納好的論點,並察覺不好的論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外個人對議題的客觀知識愈多,愈能分辨好或不好的論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慎思可能性模式」另一重要觀點是:相同因素有多種影響說服效果的途徑,有時是說服過程的重要論點(arguments),有時是說服途徑的周邊線索(peripheralcues),有時是影響訊息思考多寡的變項,有時則是造成訊息思考偏差的因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心情(mood)與說服效果研究指出,在能仔細思考訊息內容情況下,心情可能變成說服的有利論點或誤導思考效果,因而個人心情愈好思考愈有利,所形成的態度也愈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次在無法仔細思考訊息內容情況下,心情可能變成個人態度的線索,因而好心情雖未影響思考,卻直接促成好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外當思考程度居於中等時,個人不確定訊息內容是否值得仔細評估,必須從情境中尋求有關線索,有人可能因而刻意避免思考內容或論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研究顯示兩種說服方式所促成的態度變化也有差異,即在其他條件相等時,經由說服中心途徑所成的態度較不易變動,而可能被喚起,個人也可能據以行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柴肯(S.Chaiken)等人發展的「捷徑-系統模式」(Heuristic-SystematicModel,HSM),也主張說服有兩種不同途徑:一是捷徑處理訊息方式(heuristicprocessing)倚賴如「專家值得信賴」等認識捷徑,因而受說服論點品質以外因素影響較大,與「慎思可能性模式」的周邊說服路徑近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二是系統處理訊息方式有系統地分析訊息內容,因而受說服論點品質影響較大,與「慎思可能性模式」的中心說服路徑近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慎思可能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