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樂觀主義】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教育的樂觀主義</FONT>】</FONT></STRONG></P> <P><STRONG>EducationalOptimism</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育的樂觀論認為,教育並沒有什麼問題存在,教育存在於父母與子女、成人與青年之間的困難,是可以解決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且只要認識教育,對於人的可教育性的懷疑可以獲得解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尤其是對於很多的問題可以面對反應,獲得解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對於教育的成就是樂觀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就一般情形而言,教育上持環境論者、行為心理學家、接觸理論者(主張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人與人互相接觸形成良好的改變),皆主張這種論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行為心理學家華生(JohnB.Watson,1878~1958)與青少年教育家弗蘭納根(EdwardJosephFlanagan,1886~1948)二人同屬教育的樂觀主義者,尤其是華生的理論,屬於「烏托邦式的」與「天真式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育的樂觀論者,在教學方式上,強調心理學的技術可以有效應用,而認為人是可以按隨意的方式去控制、改變,這種改變也極容易控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樣一來,所形成的現象是,教育的另一種意義就是塑造;</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也就是用外在的力量,透過心理學的改變技術,可以塑造一個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參見「教育的悲觀論」「教育萬能說」)。</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