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2 08:41:35

【康德爾】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康德爾</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Kandel,IssacLeon</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1881~1965)被稱為「美國比較教育之父」,是比較教育學界公認的一位巨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氏為猶太人,出生於羅馬尼亞,後在英國接受教育,歷經曼徹斯特文法中學(ManchesterGrammarSchool)、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University)。</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九一五年婚後數年即移居美國發展,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並自一九二四至一九四四年間擔任哥大國際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出版的〔教育年鑑〕(EducationalYearbook)主編達二十年,建立其在美國比較教育學界之地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曾擔任〔學校與社會〕(SchoolandSociety)主編(1946~1953)、〔大學季刊〕(UniversitiesQuarterly)主編(1948~1949)。</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較有名之著作有〔初中教育史〕(HistoryofsecondaryEducation,1930)、〔比較教育研究〕(StudiesinComparativeEducation,1933)、〔行政種類〕(TypesofAdministration,1938)、〔不確定的禮讚〕(TheCultofUncertainty,1943)、〔教育新紀元〕(TheNewErainEducation,1954)、〔二十世紀的美國教育〕(AmericanEducationintheTwentiethCentury,1957)。</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九三○年代,康德爾曾嚴厲地抨擊當時盛行於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從精粹主義教育哲學的觀點,對於進步主義學者之提倡教育實施上要重視自由原則、興趣原則、個人經驗原則、學生創新原則及立即需求原則等,作為教育歷程的指導原則,深深不以為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進而提出努力原則、陶冶原則、遠目標教學原則,希望教育工作人員重視課程內容的基礎,是要奠立在民族文化之上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教育的內容,不應脫離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不能以學生偶發性的經驗作為課程的內容,而應以系統的民族文化的精粹材料為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對美國進步主義學校過度地重視社會研究及現代社會問題的教學,也提出了不同觀點的批判。</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認為當時的比較教育研究有兩大限制:其一是比較教育本身之複雜性,研究人員不但要懂教育,還應在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有關學科具備良好的修養才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二是比較教育缺乏獨特之研究方法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於是在嘗試建立的方法論中以歷史為中心,首先應對個別國家進行全盤的了解,然後再將焦點擺在現實的教育問題上,設法借助他國教育經驗以解決本國的教育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此過程中,由於受到撒德勒(MichaelSadler)之影響,企圖找出決定一國民族性(nationalcharacter)並塑造該國教育制度的潛在因素或勢力(factors&forces)。</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氏在〔比較教育研究〕一書中即揭櫫:「比較教育研究首先應注意隱藏在教育制度中一些看不見的精神、文化因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欲了解一國教育制度的真義,非得從該國的歷史、傳統、影響社會制度的因素與態度、其他政治經濟條件著手不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堅信各國的政治理論、社會哲學、地理位置、氣候、文化、語言、文學、音樂、藝術、宗教、科學、共同理想及生活方式、效忠國家之方式等因素均對其教育制度及措施有所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研究了這些因素與勢力之後,研究者始能掌握這個國家之民族性,因為深信民族性與各國教育制度之間存有極密切之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掌握住各國的民族性之後,研究者將更能了解民族主義(Nationalism)對各國教育制度之影響,以為過去一百年來,教育制度的發展主要被用來維持、促進民族主義的目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問題在於這一大堆因素令人望而卻步,因為研究工作可能工程浩大,而又不夠準確,致使徒勞無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次,這些因素與民族主義之關係甚難釐清,很難有系統的加以分析。</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康德爾重視歷史的解釋與文化傳統的研究方法,難得一致的結論,因而遭致不少批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可是其在促使比較教育脫離「描述」(descriptive)階段,進入以發現問題和解釋為主的分析(problemformationandexplanatoryanalysis)階段,居功厥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