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1 23:56:03

【表現目標導向】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表現目標導向</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PerformanceGoalOrientation</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表現目標導向」是學習動機信念的一種,其意義是: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為「表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重視個人能力在團體中的相對地位與自我價值感,透過教師的各種教學評量,凸顯與肯定個人的能力水準,而達成社會所期許與認可的目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學習者傾向於挑可以成功而避免失敗的工作環境或工作挑戰,以維持自尊並贏得重要他人的讚許。</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亦即學習動力來自想獲得好成績,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並獲得他人的認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其成就行為的特徵是:可以獲得好成績的情境積極參與。</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反之則逃避之,以避免傷害自尊,視自己能否勝任來選擇工作的難易度,而努力學習是一種獲得別人讚賞的手段。</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狄衛克(CarolS.Dweck)認為不同的目標導向會涉及相關的行為組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最關心的是:在校園情境中,那些是「適應的動機組型」(adaptivemotivationalpattern)。</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狄衛克一九八六年認為「適應的動機組型」的學習特點是:喜歡工作有挑戰性、面對難題時有較高的堅持與毅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不適應的動機組型」的特點則為:面對困難時採取逃避的因應方式、堅持程度低、負向的自我認知與無助的學習傾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狄衛克進一步分析研究不同類別「目標導向」、「自我效能」與「工作的選擇」三者之間的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就「表現的目標導向」學童而言,要對自己有高能力的知覺才會追求高挑戰性的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亦即主觀判斷能力可以勝任、有把握可以達成目標,並有利於能力的判斷,才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否則,會放棄挑戰或選擇可以避免負面評價並保護自尊的工作來做。</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就「學習的目標導向」學童而言,因對自己有高能力知覺,當然會選擇高挑戰性的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當主觀判斷能力無法勝任時,仍然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當做在學習,以促進自己的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整體而言,這類型的學童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上述文獻顯示:當學習者知覺到高自我效能時,不管是表現的目標導向或學習目標導向均選擇接受挑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當低自我效能時,兩種目標導向的學習者對工作的選擇便有所差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不同目標導向、自我效能與工作的選擇之間的關係,以及所涉及的不同心理機制的運作,可如下列簡圖所示:表現的目標導向:高自我效能→接受挑戰→肯定自己的能力低自我效能→放棄挑戰、選簡單工作→逃避以保護自尊(採防衛策略)學習的目標導向:高自我效能→接受挑戰→勝任愉快低自我效能→依然接受挑戰→當作學習(採主動策略)總結來說,當學習者有高自我效能知覺時,「表現的目標導向」與「學習的目標導向」都屬於適應的動機組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當低自我效能時,「表現的目標導向」則可能表現出不適應的動機組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對學習的動機信念是屬於「表現的目標導向」者,如何導正其不適應的動機組型則是值得關心的主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表現目標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