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10:54:02

【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JohnDewey'sProjectforSchoolEducation</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是指美國當代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在一八九六年建立的實驗學校(laboratoryschool)中的教育活動,及一八九九年出版的〔學校與社會〕(TheSchoolandSociety)一書的理念。</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認為學校是社會的雛形,最能反映社會中的種種生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校也應該是一種動力,藉由此種動力能夠創造出更有價值、更美麗及更和諧的社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所提出的學校教育計畫,與前人最大的不同,是將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學校不再孤立於社會之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我國教育學者徐宗林認為,杜威對學校的概念受社會學家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認為:(1)學校為一社會組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學校的主要功能是將那些先於個人存在的社會文化資產傳遞給受教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學校應該是有系統之社會變遷的先驅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4)學校為積極進行社會改造及社會進步的組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5)學校是社會中提供正規教育的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6)學校是民主社會中的雛型社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7)學校即社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8)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了解個性、重視個人的價值、尊重經驗的統整,並設計適合個人生長的教學活動,提供分享經驗的機會,教導學生關於社會制度的知識,且鼓勵其積極參與社區生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八九六年,杜威實現了實用主義(pragmatism)教育哲學主張:「哲學是教育的指導原理,教育則是哲學的實驗室」,在芝加哥(Chicago)創辦了通稱為「杜威學校」(DeweySchool)的實驗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校宗旨即在實驗生活教育的理想,培養互助合作的民主生活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開始之初,該校僅有十六名學生及二位教師,到了一九○二年,共有一百四十名學生與二十三位教師。</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校的主要教育活動為:(1)基於杜威的實驗哲學及有機心理學(organismicpsychology),該校便是一間實驗室,一個可以測試種種新教育構想的場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校的教學相當重視兒童的成長與發展階段,教法也側重在團體與活動教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在該校學生的第一個階段(四至八歲),可以在遊戲、手工活動、故事與討論中,發展自己的個性與對社會性的興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第二個階段(八至十二歲)中,接受美國歷史、冶金學、物理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研習,此外也從事讀、寫、算的符號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第三個階段(十二至十四歲),學習則以實現人類進步的藝術及科學為重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由於杜威學校強調的是學習的社會本質,因此學校中最基本的單位是小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從四、五歲到十三歲的兒童均有分組進行的活動,來實地研究自然或社會中的種種現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十四、五歲的學生則研讀較有系統的學科,如歷史、物理、代數、幾何與外國語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4)不同的學科間都以較統整的方式來研究,年紀愈大的學生研習的科目愈分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外整個課程也強調「附帶的學習」(concomitantlearning),重視學生在主要學習活動外附帶的學習成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學校成立三年後,杜威出版了〔學校與社會〕,引用了他實驗學校中的許多活動要點及辦學心得,來探討兒童的學校生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書中的主要論點如下:(1)由於學校中課程與教法的修正,往往是社會情境改變的結果,所以必須採取社會的觀點來探討教育上的新主張。</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強調,每一學校都應成為社會生活的雛形,各種反映社會生活的職業活動,都可以在學校裡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傳統學校中注重的是教學方法與課程的整齊畫一,甚至連課桌椅的設計都只是以「聽課」為目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事實上,學校應該成為一個提供兒童真實生活經驗的地方,使兒童能樂於在學校中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傳統學校裡充斥著太多各個單位相互孤立的情形,如學科的分割、教育目標的缺乏連貫、課程與教法間不一致的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理想的學校教育,不僅課程應該統整,連學校建築也都應與社會生活四周環境保持有機的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學校中,圖書館或博物館應該成為學校的中心,讓學生進而能在四周相關的建築物中學習到各類統整的知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4)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心靈是一種生長的歷程,絕非固定不變的東西,每個生長階段都有其特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教材的選擇與分化必須參照兒童活動的主要內容,而不能以現成的知識去強迫灌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5)杜威推崇福祿貝爾(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1782~1852)的教育原則,並將其引介入其實驗學校中,但杜威也強調一切兒童的活動並不宜由模仿而生,真正的活動必須來自兒童本身問題的產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學校中,有時為了引發兒童的注意,教材必須作到引人入勝,但此種注意並不會持久,也不能提供思考的力量與心靈的自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真正的注意應該是源於兒童心中的疑難問題,是一種為了解決周遭環境難題時,心甘情願地集中注意力所產生的「反省的注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6)由於手工勞作兼顧了感官與思考的訓練,所以手工勞作在學校課程中應有特殊的地位,以吸引兒童產生自發的興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透過歷史科的研習,兒童可以了解社會變遷的過程,領會人類生活的價值,從而對現在的社會生活更有參與的興趣與改革的熱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此看來,歷史可說是一種間接的社會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總之,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可說是一種以兒童及社會為中心的教育計畫,他不僅希望學校教育能充分顧及兒童個人興趣及能力的生長發展,也期許學校能進一步社會化,與社會建立更密切的關聯,讓學校生活成為真實的社會生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杜威強調學校教育中的社會價值,是他在教育思想史上最偉大的貢獻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