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10:34:25

【批判理論】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批判理論</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CriticalTheory</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批判理論是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亦稱批判社會學(criticalsociology),主張將馬克斯主義黑格爾化,並融入佛洛依德的學說,因此又稱作新馬克斯主義(NewMarxism),主要是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發展出來的理論體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從理論上與方法上反對實證主義(positivism),借用馬克斯的「異化」(alienation)概念與魯卡奇(GyörgyLukacs,1885~1971)的「物化」(reification)概念,建構了一套批判理論,主要是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狀及其意識型態持否定、批判的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批判的目的在揭露社會弊端,喚醒民智,進行人文主義的心理分析。</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發展過程來看,批判理論發軔於二十世紀三○年代,六○年代隨歐、美的新左派青年學生運動而盛極一時,七○年代起影響力稍減,但迄今仍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5~1973)、阿多諾(TheodorWiesengrundAdorno,1903~1969)、馬庫色(HerbertMarcuse,1898~1979)、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史密特(AlfredSchmidt,1930~)與哈伯瑪斯(JurgenHabermas,1929~)。</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批判理論」一詞是霍克海默於一九三七年首次提出,與傳統理論相對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霍氏認為馬克斯本人著作的主調是批判,他的主要著作的標題或副標題都是批判,但是後期的馬克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卻受到「科學的誘惑」,使馬克斯主義由批判性走向科學性,霍氏自許要恢復馬克斯主義的批判本質。</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認為:傳統理論乃由固定不變的既定事實出發,導出與現存社會秩序相調和的「順從理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相對地,批判理論的主旨則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複製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並基於人文主義的立場,期以集體實踐的力量改變結構上的不平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後來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們繼續發揮上述的理論,吸收存在主義與精神分析學說的許多觀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實證主義以及科技文明。</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學派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現狀並不像韋伯(MaxWeber,1864~1921)所說那樣合理,其實是非理性的,經濟、政治、教育制度複製著階級、種族或性別上的不平等,官僚主義、權威主義、權威人格乃是其必然結果,資本主義社會已成為病態的有機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啟蒙運動以來,整個理性進步的過程已落入實證主義思維模式的深淵,尤其現代工業社會中理性已經工具化,成為權勢者的奴隸,並不具有前導歷史的力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至於科學技術,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更成為一種宰制人的意識型態,並藉著支配自然界,而實現對人的支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批判理論成為六○年代青年學生運動中的精神導師,然而此運動的挫敗,也帶給批判理論學者深切的省思,哈伯瑪斯開始承認資本主義的現狀,也試圖在批判理論和實證科學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但是史密特則仍堅持應繼續維持批判理論前後的統一性與連續性,自此批判理論遂出現較為分歧的立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批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