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09:57:06

【含混】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含混</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Vagueness</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個名詞、概念或陳述若未經定義或定義不清時,即稱之為「含混」,或具有「含混」的性質。</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個名詞、概念或陳述會被認為「含混」,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名詞、概念或陳述的意義並未達成共識之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名詞「概念或陳述可能同時具有許多意義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或名詞、概念或陳述所指稱的事物並不確切為人所熟知或無標準用法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般認為,所以會產生名詞或概念含混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人類主觀心靈對於同一事物或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及詮釋,由於個人主觀性的感受,無法獲得普遍性的共識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教育上的種種概念與語言常被認為是「含混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雖然教育學自康德(Imm.Kant)起即欲成為一門獨立而嚴謹的科學,但由於教育學的許多概念與原理原則等,常由不同歷史脈絡的實際教學歷程與教育家個人的主觀思考建構出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不同時空脈絡的教育學者,對於教育活動的詮釋與說明便常是「一人一義,十人十義」,含混不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種含混不清的現象成為其他學科學者攻擊教育學不足以成為一門嚴謹學科的理由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教育語言的這種含混現象,對教育學術的科學地位影響甚鉅,因而二十世紀以來,許多教育思想家即致力於教育語言及概念的澄清工作,希望澄清教育上許多含混不清的概念,以加深教育學的理論層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們受到二十世紀以來「語言的轉向」影響,認為要研究一門學科,就必須先分析其用以表達的工具語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是以唯有先對教育語言進行分析與澄清,才能了解教育活動的真正內涵。</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類的教育分析學者,在英國倫敦大學皮德思(R.S.Peters)及美國哈佛大學謝弗勒(I.Scheffler)的領導及努力下,蔚為一股教育概念分析的運動,形成「倫敦學派」(LondonSchool)的教育分析哲學,使得教育學術更具嚴謹的科學性格,得以逐漸受到其他學門的重視,建立教育學的專業地位,對於教育學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