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課程】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多元文化課程</FONT>】</FONT></STRONG></P> <P><STRONG>Multi-CulturalCurriculum</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多元文化課程就是為兼顧不同性別、種族、宗教與社會階層等等族群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合理多元價值理想所設計安排的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具體目的在提供少數族群均等的教育機會,使學生認識、接納並肯定文化多元的價值,增進對己文化的反省與對異文化的了解,從而發展學生積極的人際態度,並促成族群的和諧共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主要有補救模式、消除偏見模式、人際關係模式、附加模式、融合模式、統整模式、社會行動模式以及整體改革模式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補救模式是在主流文化課程之外,另編製安排各種補救學習方案,以充實弱勢族群學生的學習起點,提升其能力與表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消除偏見模式,旨在調整或袪除主流文化課程內容中可能隱涵或明示的各種偏見與意識型態,檢討課程中錯誤的文化偏見與歧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際關係模式則在課程內容的靜態調整之外,積極地透過教學設計與策略,運用人際互動,發展動態的多元文化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附加模式,是對於不同族群的內容、觀點以附加的型式增設於學校的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之中,例如,在原有的教學科目之外,另外開設族群研究等學科,或在某一學科原有的單元之外,另行設計探討不同族群有關內容的單元,但基本上,其主流文化課程取向的教育目標、課程架構未有太大改變,算是較常見的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融合模式則打破主流課程與弱勢族群文化課程的分野,將有關族群的教材內容融入各科的相關學習單元之中。</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統整模式又比融合模式更進一步,囊括不同族群的觀點,以呈現有關不同族群文化、價值與觀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社會行動模式,強調學生批判思考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社會重要的爭論性課題中,澄清對此一課題的正確態度與價值,從而發展出實際的行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至於在正式課程內容的檢討之外,兼顧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三層面,對於整體的學校環境,如教學方法、學校政策、教學行政、教師及行政人員信念態度、學校文化、諮商輔導、評量程序、教學語言、社區參與等方面作全面的改革,便是整體改革模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理想的多元文化課程,應該透過整體改革的途徑,有系統的統合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不過,其他多元文化課程設計途徑對於學生體認社會的多元文化也有其價值。</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學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時,宜因應自身的需求加以選擇,以營造出一有利多元文化發展的學習環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