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座堂學校】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主教座堂學校</FONT>】</FONT></STRONG></P> <P><STRONG>CathedralSchool</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主教座堂學校是中世紀歐洲的一種由教會所設立的公立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通常設在主教轄區大教堂的所在處,因而得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主教座堂學校屬中、高等教育性質的學校,主要為培養在世俗工作的教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主教座堂學校後來成為歐洲主要學術機構之一,特別在英國,一直至十八世紀都是主要的教育場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主教座堂學校的設立,可追溯至西元六世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那時的教會企圖建立一些學校以彌補羅馬市立學校(municipalschools)衰微後的空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如在西元五一一年與五二九年時,奧爾良(Orleans)與費森(Vaison)兩處的宗教會議(Churchcouncils)分別要求每個教區的神職人員,都要至少維持一所學校,以教授〔聖經〕及讀、寫、算等技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在費森所舉行的會議中,甚至強調學校的學習應以神職教育為主,並要求各教區的牧師收受具有足夠智力的年輕人,在基督教的信仰下培養他們,以訓練出未來的教區牧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不過這些決議的效果不彰,根據史料記載,僅有在一些個人意志強烈的主教領導下的教區,才可看到一些教育的成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甚至當西元七八六年,奧爾良的主教提奧多夫(Theodulf)亦曾通令教區牧師應建立學校以讓年輕人藉著教育來加強信仰時,其結果究竟如何,至今也不清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事實上,自整個西元九世紀中的文獻看來,當時學校缺乏的情況十分嚴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主教座堂學校一直要至十世紀晚期,才逐漸在歐洲占有重要的地位,那時有一些著名的學校如利格(Liege)、萊姆斯(Reims)、巴黎(Paris)、奧爾良、卡爾特(Chartres)等,都具有相同的學術聲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些著名的主教座堂學校大多位於主要貿易通路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可見由於十世紀末及十一世紀初時因貿易成長所帶來的閒暇與安定,乃使得教育得以興盛起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教學內容方面,主教座堂學校的教學內容常因教堂規模的大小而有不同,規模較大的教堂甚至還有神學學校的設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不過主教座堂學校基本上仍延續著西方傳統中注重博雅學習的遺緒,早期(九、十世紀)的主教座堂學校大都跟隨著卡培拉(MartianusCapella)、波伊修斯(A.M.S.Boethius,480~525)、卡西德魯斯(F.M.A.Cassiodorus,c.477~570)、愛西多(Isidore,570~636)、毛魯斯(R.Maurus)等人而來的百科全書派(TheEncyclopedic)學習,教學內容包括了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特別是文法的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教學的方法也多為要求學生進行記憶及模仿古典作品的範本,簡言之,早期的主教座堂學校在教學採相當保守的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到十一世紀時,某些地方的主教座堂學校的學習內容,才開始有了戲劇性的變化,原先的保守精神受到具有批判性問題的挑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大概自西元一○五○年後,主教座堂學校是當時歐洲主要的學術機構,影響長達一世紀,代表了新的學習精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