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工作分析</FONT>】</FONT></STRONG></P> <P><STRONG>JobAnalysis</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工作分析乃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課程設計的一種分析技術,係對某一工作進行分析,以顯示其所需的技能、知識與責任,再依學習的難度及學習的實際情境編成教材,並將之安排於課程或教學活動中,以使學習更加有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結果方可作為組織結構設計、員工甄選與安置、訓練課程的發展、工作績效的評鑑。</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可見,工作分析亦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工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工作分析」一詞為美國職業教育家艾倫博士(CharlesA.Allen)所創,艾氏並率先建立職業分析課程研究之理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艾倫使用「工作分析」一詞,其定義是「一種對工作的科學研究與敘述,以顯示其內容及圍繞工作之因素」,此種技術試圖決定職業課程之教學內容,以便訓練一個成功的職業從業人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艾倫列舉分析的四個步驟為:(1)決定教什麼:列舉工作者工作時所有的工作(jobs)及履行這些工作所需的相關知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進行教學內容的分類:內容應區分為幾類,而行業問題、行業術語、行業數學及行業安全等則應分開編列;</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分成主要部門(blocking):主要部門係指一群具有相同性質工作的總稱,主要部門之區分可以基於操作所使用之材料,或建構技術之差異而區分,此一步驟並非所有的分析都必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4)將主要部門重新安排:當工作歸納成主要部門之後,主要部門必須根據學習的難度和學習實際情境來安排,以便教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艾倫使用卡片以記載每一工作所需的一般知識、工作分析、輔助知識、技術知識等,然後再使用一張圖表編列所有的工作及用識,以顯示各工作與知識間之排列關係,便於教師設計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師教學時,係運用工作單,它可使教師、學生及工作連結一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工作單的敘述應盡可能清楚,其操作步驟及操作的次序均應於工作單上詳列,學生根據工作單逐步地學習,教師只有在學生有困難時,才予以協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艾倫的工作單卻頗受教育家們批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般批評的焦點為此法會降低學生的進取心,學生只依照工作單之指示,因而減少學生的思考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其學習將有困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師的工作將變成例行公事化,使教師趨於懶惰而不積極。</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但其亦有許多優點,例如:教師隨時可以接受新學生的入學,學生可以依自己的能力來學習,而不受統一進度之影響,學生的畢業程度差異較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此種技術尚有一主要缺點,那就是:因為此種課程設計乃是以分析方法來發現「現在」的工作內容及相關知識,但無法用以預知將來職業上的需要與內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所以此種課程設計適用於社會變動不急遽、科技進步不迅速之社會的工作分析;</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對於變化急遽、科技進步迅速的社會,便無法適應其需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乃採此法進行課程設計時,需特別注意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工作分析係指將特殊活動的組成元素尋找出來,並確定實踐此種活動的方法與標準,以為課程設計之依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工作分析的課程可以美國查特斯(W.W.Charters,1875~1952)在其〔課程建構〕(CurriculumConstruction)一書中所提出的課程建構程序為代表,其設計歷程為:1.決定目標:研究社會情境的人類生活,決定主要教育目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工作分析:將教育目標分析為職業理想和職業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繼續分析:將職業活動繼續分析到每一個職業的工作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些工作單位的一連串精細步驟最好是學生本身可以直接從事,不須他人協助的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4.安排順序:依據重要程序,排列職業理想與職業活動的先後順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5.調整順序:依據職業理想與活動對學生學習價值的高低,重新調整先後順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6.選擇內容:確定那些職業理想與活動適合於學校內學習,那些適合於校外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7.研究發展:收集教導職業理想與職業活動的最佳方法與最好策略。</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8.安排教學:依據學生之心理特質和教材的組織,以安排各種職業理想與活動之教學順序,並加以實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工作分析是任務分析(taskanalysis)在職業教育方面的運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課程設計者先確定某一行業「應該做何種分內工作」,再進一步分析「如何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查特斯曾將此法應用於婦女、祕書、醫生、教師與圖書館員等工作的課程設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工作分析可以精密地發現職業活動所需的特殊能力和技巧方法,因此透過工作分析的課程設計,可以培養職業工作所需的動作方法、技能、品性或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優點在於課程設計過程中選擇適當教材,縮短教材與課程目標之差距,避免盲目選材之缺失。</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工作分析的限制乃在於只適用於職業工作的技能訓練,用機械操作或演講技術之教導練習,對於情意領域之學習,如陶冶高尚情操或職業道德,則未能顧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