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18 19:12:07

【小學科學研究(美國)】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小學科學研究(美國)</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ElementaryScienceStudy,ESS(USA)</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小學科學研究於一九六二至一九七三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由教育發展中心(EducationDevelopmentCenter)發展的科學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課程依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J.Bruner)的探討式或發現式教學(discoverylearning)的理論而設計,該科學課程認為小學科學教育應以引起兒童的內在動機,例如好奇心為基礎,來喚起兒童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而不應以背誦零碎的科學知識為目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生不應由書籍或聽講中學習,因為這是第二手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生應由「做中學」(learningbydoing),對兒童而言更應是由「遊戲中學習」(learningbyplaying)以取得第一手的學習經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此課程鼓勵兒童去檢視、分析和了解環繞他們的世界,並激發他們渴望繼續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課程認為科學學習不應嘗試將所有的兒童變為科學工作者,而是應去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與心智上的好奇。</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透過無言的實驗裝置與圖畫性或口頭上的說明,讓學生們能應用他們已有的、傳統的、理性的和直覺的各種感受、想像及本能來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課程共設計了五十六個有趣的學習單元,包括數學、植物、動物、天文、地質、生態、化學、物理等領域,所涵蓋的基本的概念包括平衡、結構、運動、重量、對稱、冷熱、反射、時間的測量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單元之間並不如科學過程取向(SAPA)有嚴謹的先後次序關係,各單元可因學校的制度、學生的背景及能力,由教師自由安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每一個教學活動一起始即讓兒童自己進行試驗、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非以基本科學原理的討論開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課程主張教師採用個別化教學,讓每個兒童自己做、自己學,並以自己的速度進行學習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課程重視培養兒童的創造力,但費時過多,科學教學進行緩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我國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所推展的國小自然科學課程,其教學法之設計亦受此課程的教學法之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學科學研究(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