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9-11 22:35:37

【媽媽,我最想得到這10種禮物】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媽媽,我最想得到這10種禮物</FONT>】</FONT></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導讀:每個家長都想送給寶寶受用一生的禮物,但什麼樣的禮物是寶寶最喜歡的又能讓他受益一生的呢? 現今很多城市家庭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得到禮物,禮物是太多而不是太少。 <BR>&nbsp;</STRONG></P>
<P><STRONG>朋友往來、家庭旅行,乃至經常的遊園遛街,隨手給孩子買個禮物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 <BR>&nbsp;</STRONG></P>
<P><STRONG>除了讓孩子開心外,家長又時不時會用禮物來換取孩子的優良表現。 <BR>&nbsp;</STRONG></P>
<P><STRONG>又有時候,為了一個嶄新的禮物,就平添了對孩子的束縛:比如穿上新皮鞋,不可以玩沙子,不可以去戲水,更不可以踢石子。 <BR>&nbsp;</STRONG></P>
<P><STRONG>一雙小皮鞋,裝亮了家長眼中孩子的腳,卻未必裝亮孩子眼中的世界…… 如此一來,在孩子心中,禮物已經不是他日夜盼望的東西,禮物是這麼多,又那麼容易得到,且又可能不好“伺候”,所以孩子對於節日和禮物的期盼,已非從前那麼顯著了。 <BR>&nbsp;</STRONG></P>
<P><STRONG>為了能為孩子准備一份他滿意的禮物,很多家長可是煞費苦心。 <BR>&nbsp;</STRONG></P>
<P><STRONG>但孩子不溫不火的反應,往往讓父母的心裏有一種疑惑:為什麼孩子對於禮物的熱情總是保持不了多久?什麼樣的禮物才能讓孩子珍惜到永遠呢? 其實,我們往往不自覺地把禮物作為我們愛孩子的媒介,用購買禮物的價值來表現對孩子愛的程度。 <BR>&nbsp;</STRONG></P>
<P><STRONG>但是錢,只是表示我們有讓孩子快樂的財務能力,並不一定能給孩子帶來持久的人生快樂。 <BR>&nbsp;</STRONG></P>
<P><STRONG>其實家長並不知道,在孩子的心裏,真正想要的禮物並不需要家長花高價去購買。 <BR>&nbsp;</STRONG></P>
<P><STRONG>一些多年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專家們,在對我國兒童的調查中得到結論:現在的孩子,心裏想要的有10種禮物,而這些禮物沒有一件是可以用錢買來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媽媽們,假如你想送寶寶一份讓他受益一生的禮物,那就在這裏挑選一下吧!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一:爸爸媽媽的愛</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是一件太簡單的禮物。<BR><BR>因為,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可是,孩子們要的愛,不是家長們取代一切的疼愛,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順的溺愛,也不是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寵愛,更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 <BR>&nbsp;</STRONG></P>
<P><STRONG>孩子們要家長把對他們的愛表達出來,還要家長給他們完整的愛。 <BR>&nbsp;</STRONG></P>
<P><STRONG>臨睡前送孩子一個吻, 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 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 回家時的一句溫暖的問候, 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是我們采訪數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愛的方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 <BR>&nbsp;</STRONG></P>
<P><STRONG>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和家庭不和的狀況,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完整的愛,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二:一天的自由</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找一個臨睡前,向孩子宣布他可以在下一天完全自由。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家長不會告訴他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也不催促他從一個補習班到下一個培訓班,不把他與隔壁的小石頭或小丫蛋比,就讓他做想做的自己。 <BR>&nbsp;</STRONG></P>
<P><STRONG>他可能會興奮得睡不著覺;他可能會跑出去找上學校的同學,一起玩幼兒園時的遊戲;他也可能就坐在電視機或電腦前耗掉一天…… 這些都沒關系,先不要怪我們的孩子,我們先問問自己: 教過孩子幾種適齡遊戲? 有沒有曾經嚴肅地和孩子探討怎麼安排學習、娛樂和生活的時間? 有沒有給孩子時間教孩子怎樣與人交往、怎樣結交朋友?…… 一天結束後,問您的孩子感覺如何。 <BR>&nbsp;</STRONG></P>
<P><STRONG>除了像風一樣的自由之外,他可能還會說出讓你感動的話語。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三:尊重孩子,尊重他的個人形象也尊重他的人格</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很多家長或多或少會犯這樣的錯誤:按照自己的意願為孩子穿衣打扮,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自己的"設計包裝"; 總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 把孩子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 家長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贊,而對孩子的錯誤,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殊不知在這樣的指責和嘲笑中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人格也受到了侵犯。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孩子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尊重意味著你必須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 <BR>&nbsp;</STRONG></P>
<P><STRONG>尊重他的個性,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BR>&nbsp;</STRONG></P>
<P><STRONG>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四:耐心的傾聽</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找一個地方,或家裏,或小區的水邊,坐下來,跟孩子聊天,聆聽孩子說說那些幼兒園學校裏無聊的事,聽他嘮嘮叨叨把這些事情都講完,不主動去評價對錯。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不要怪孩子說不出什麼來,那他一定是有很多很多要表達,由於塵封多時,一時沒法從小小的心眼裏跑出來了。 <BR>&nbsp;</STRONG></P>
<P><STRONG>不要覺得那些東西對錯分明很無聊——我們難道沒有一次讓孩子聽到我們那些無聊的職場“煩惱”? 作為職業打工者或者老板,我們有時候會抱怨我們花那麼多的時間,賠那麼多的笑臉,都為了這個孩子能過上好日子。 <BR>&nbsp;</STRONG></P>
<P><STRONG>可是孩子怎麼還這麼不理解我們這一番苦心,甚至這麼不聽話? 專家建議:其實,當我們教孩子要做這個做那個的時候,總是我們在說,我們很少給孩子時間讓他把話講完。 <BR>&nbsp;</STRONG></P>
<P><STRONG>不聆聽孩子,就如不讀年報就買賣股票,那真是把幸運的鑰匙放在風的手上。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五: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家庭教育有它的獨特功能,父母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負有不可推卸的指路、引路責任。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也就是說,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懂得怎樣做人,這比什麼都重要。 <BR>&nbsp;</STRONG></P>
<P><STRONG>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確實也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教育孩子做人,不是狹義的指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而是指如何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方式對待紛繁複雜的自然和社會。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包括如何面對成功與失敗,寂寞與喧囂; 如何體味獨處與協作,感情與理智; 如何學習與思考,觀察與分析,等等。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你所規定的一切一定要讓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確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對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六: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遊戲</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調查顯示:全國40%以上的孩子,和家長在一起遊戲的時間平均每天不到半個小時,20%的孩子不到15分鐘,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內見不著家長。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對於孩子們來說,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檔的幼兒園也代替不了爸爸媽媽的陪伴。 <BR>&nbsp;</STRONG></P>
<P><STRONG>愛玩是寶寶的天性,而玩遊戲的過程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BR>&nbsp;</STRONG></P>
<P><STRONG>遊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形式,因為趣味性強,遊戲也成了他們最樂於接受和最有成效的學習形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同時遊戲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承載體,寓教於樂,應該成為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進行教育的主要形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在玩兒的時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應付,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七:給孩子一個小夥伴</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孩子的社會性交往,不能局限在父母、家人中,這對孩子實際是“封閉式環境”。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常言道:“孩子愛孩子”,孩子需要有小夥伴,需要與同齡或略大的孩子玩耍。 <BR>&nbsp;</STRONG></P>
<P><STRONG>和夥伴在一起孩子能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還會發展出一些新技巧、興趣、責任心等,更重要的是,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尊重別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可是,沒有夥伴成為現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煩惱。 <BR>&nbsp;</STRONG></P>
<P><STRONG>據觀察發現,在與他人接觸不多的環境裏生活的幼兒,時間愈長愈孤獨、愈不合群,其良好性格形成與智力發展,都會受到嚴重阻礙。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對居住在獨門獨戶、封閉式樓房中的獨生子女來說,不能不引起家長重視。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家長們可以把緊閉的房門打開,迎接孩子的夥伴,或是讓孩子走到外邊去接觸更多的朋友。 <BR>&nbsp;</STRONG></P>
<P><STRONG>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間的“沖突”要冷靜分析原因,公平處理。 <BR>&nbsp;</STRONG></P>
<P><STRONG>比如孩子經過反複強化,知道打人不對,但自制力差,當又舉起手要打人時,家長應表情嚴肅地制止:“寶寶要做什麼?”兩歲多的寶寶也會停住舉在空中的小手,慢慢放下來,媽媽再問明情況,加以調解。 <BR>&nbsp;</STRONG></P>
<P><STRONG>有時還可以在一旁觀察他們能否自行協調,如果過一會又和好或各玩各的,完全可以當沒事一樣不加幹預。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八:和我一起養成好習慣</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經經過科學的論證了。 <BR>&nbsp;</STRONG></P>
<P><STRONG>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些不良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寶寶,讓寶寶模仿著學會了和父母一樣的壞習慣,這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所以,家長們應該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習慣,在現在這個時候,這一件禮物就更顯得重要。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家長的榜樣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你要先養成一個好習慣,並時刻保持你的好習慣。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樣,你才有理由要求寶寶也樹立一個這樣的好習慣。 <BR>&nbsp;</STRONG></P>
<P><STRONG>否則,等你要求寶寶睡前刷牙時,他奶聲奶氣地問你:“爸爸,你怎麼不刷?”,這時,你豈不是很尷尬? 在養成習慣方面,寶寶一開始也許會很不適應,家長要多想一些有趣的方式幫寶寶堅持下來。 <BR>&nbsp;</STRONG></P>
<P><STRONG>例如,和寶寶進行比賽,並故意輸給寶寶。 <BR>&nbsp;</STRONG></P>
<P><STRONG>如此一來,寶寶有了充分的興趣,堅持下去就不是難題啦。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九:教孩子學會感恩</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最大程度地保護孩子,莫若教他學會感恩。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一個孩子學會了感恩,就像企業有了防火牆,風險將大幅度地減少或減弱。 <BR>&nbsp;</STRONG></P>
<P><STRONG>我們經常看到見諸報端的逆子,盡管父母傾全力滿足了他一時的欲望,可孩子還是對父母造成無情的傷害; 很多少年的家長更是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有孩子的脾氣和抱怨……青春期的叛逆是一定的嗎?未見得。 <BR>&nbsp;</STRONG></P>
<P><STRONG>青春期的叛逆相當程度來源於孩子對自己定位的一個發現——當孩子對自己的責任和他人的付出熟視無睹的時候,他就會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總覺得別人為他做得不夠。 <BR>&nbsp;</STRONG></P>
<P><STRONG>一個孩子若能真切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這個孩子斷不會做出讓父母傷心蒙羞的事來。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與其教孩子競爭,不如教他感恩。 <BR>&nbsp;</STRONG></P>
<P><STRONG>競爭不可能完勝,因為你的對面總是有對手,或者敵人;而感恩一輩子受用,因為你的對面總是貴人。 <BR>&nbsp;</STRONG></P>
<P><STRONG>禮物十:給孩子一個好“家”</STRONG></P>
<P><STRONG>&nbsp;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nbsp;</STRONG><STRONG>家,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概念。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孩子心儀的小朋友家可能不如我們家寬敞、亮堂、華麗。 <BR>&nbsp;</STRONG></P>
<P><STRONG>為什麼? 通常的原因是他們可以在那兒很隨意,通常那兒往往有個善解人意的媽媽。 <BR>&nbsp;</STRONG></P>
<P><STRONG>以為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和經常爭吵的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就像住在一個地震的危房中,時不時感到地動山搖,孩子的惶恐、驚嚇和無助,是那些在慪氣中的父母無法體會的。 <BR>&nbsp;</STRONG></P>
<P><STRONG>而一些冷戰或相互“競爭”中的家長,經常以貶低對方來顯示自己對家庭和孩子的重要,即使很多是無惡意的,可不知這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會帶來怎樣的不安和迷惑。 <BR>&nbsp;</STRONG></P>
<P><STRONG>專家建議:孩子的心是非常細膩的,父母即便不是劍拔弩張,但只是小小的一個眼神、一句話,甚至一個動作,孩子都能體會出不祥。 <BR>&nbsp;</STRONG></P>
<P><STRONG>你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你生悶氣的時候,自覺還掩飾得挺好,孩子總會跑過來問:“媽媽你到底怎麼了?”然後可能會說“這不是我做的……”  可見當父母不高興的時候,孩子往往首先內疚生怕自己做了錯事導致家庭震蕩。 <BR>&nbsp;</STRONG></P>
<P><STRONG>給他一個好“家”,就是給他整潔的環境,給他沒有沖突、相敬如賓的屋頂和空間。 <BR>&nbsp;</STRONG></P>
<P><STRONG>就像營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 <BR>&nbsp;</STRONG></P>
<P><STRONG>結束語:看了這麼多,相信作為家長,你一定有了新的認識:愛孩子就給他真正想要的禮物;愛孩子,就讓他感覺真的幸福,從現在,到明天……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17762#pagename"><STRONG>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17762#pagename</STRONG></A><BR><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BR></STRONG>&nbsp;</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媽媽,我最想得到這10種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