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老子道德經三十章心得】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5-9 11:22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FONT color=red>學習老子道德經三十章心得</FONT>】</STRONG></FONT></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老師解惑前,個人對文章理解如下: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 </STRONG></P>
<P><STRONG>用途徑做人掌管人或事物,非用武器使力令人屈服自然裡,他的關係、責任便於回報,教導、學習、效法它的機關、單位地方、位置,困難非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BR>所以熟悉的人事情的成效或結局到停止,非用尋求使力令人屈服。</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STRONG></P>
<P><STRONG>事情的成效或結局不可寵愛,事情的成效或結局不可憐憫,事情的成效或結局不可自誇,事情的成效或結局非合宜以為,正確事情的成效或結局不可使力令人屈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BR>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美麗即陳舊、過時,稱呼它不合於真理,不合於真理初始。</STRONG></P>
<P><BR><STRONG>解惑前自己覺得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在說明用途徑或者制度來約束人和事物的行為規範,而不是通過武力或逼迫手段來達到,而且這種手段必須是公平公正的,不會產生偏頗,不會產生寵愛、憐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經過術龍老師解惑後,個人根據老師表達的意思和文字單義理解如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用方法成為人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最重要人或事物,非用武器使力令人屈服時間裡面,他的所作所為容易報復: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他的機關單位對有過失的人加以制裁,困難非常。</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BR><BR><FONT color=red>所以收拾整理人的事情的成效或結局到停止,非用尋求逼迫。</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 <BR><BR><FONT color=red>堅決到不可寵愛,堅決到不可憐憫,堅決到不可自誇,堅決到未應該用,事情堅決到不可逼迫。</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BR><BR><FONT color=red>眾人雄性的禽獸即熟練、經驗豐富,告訴這個不是思想學說,不是思想學說先前停止。</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將解惑前和解惑後的直譯比對,才知道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訴我們關於老師應該如何教導學生才不會產生所教非人結果,而不至於助紂為虐,這裡面有兩個先決條件:1、如何教導學生知錯能改;2、所教導的學生品格性情必須良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老師作為傳導授業之人,其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去學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達致自省、自悟,懂得其源、其理、其義、其法、其竅,進而達致以不變應萬變,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這個道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文章第一句“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是想說明學會方法成為最有智慧的人,但不是用這個方法當成武器,作者文中所說“其事好還”也是最為擔心的原因在這裡,因為老師教給學生知識,而知識產生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作者最擔心的就是這些有能力的學生會借知識的力量去報復他人,例如:看到別人有萬貫家財,便會財迷心竅,想盡辦法去掠奪別人的財產;看到別人家的女兒或者妻子漂亮,便會起色心,進而會使用手段而使自己擁有,所以作者道出這樣的道理:師之所處,荊棘生即機關單位或學校對有過失的學生加以制裁,困難非常,為什麼困難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為有不正之風這樣的學生,其劣根性的原因在於品格性情不好,在於不能知錯而改,這樣的學生是朽木難雕,所以想改變這樣的學生困難非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將知識的力量用於正道,這樣的學生才是棟樑之才,如果是將知識的力量用於為非作歹,危害百姓以及為所欲為,這將是老師教育學生的一個悲哀!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文章第二句“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的意思是說教導一個學生到其知錯能改到停止犯錯誤,不是通過逼迫的手段來處理,而是要循循善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國的家庭傳統觀念是棍棒出孝子,但是這樣的結果每天都在上演着孩子離家出走,引發了很多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或被別有用心的壞人拐賣等等不幸的現象,為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為是缺少了教育的這一環節,缺少循循善導的這一環節,取而代之的直接是棍棒教育,這些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幾乎都是感覺缺少家庭的關愛,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是使用棍棒教育的方法,結果可想而知,需知現在的孩子猶如溫室中的花朵,被寵愛慣了,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作為家長如果還是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是不適應現在的教育環境,好的家長父母是通過教育的手段來讓孩子明白是非曲直,而不是用武力的手段讓孩子屈服,不然遲早也是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文章第三句“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的意思是說教育學生或者孩子應該一視同仁,不能產生寵愛,不能產生憐憫,不能產生自誇,教育其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使用逼迫的教育手段。</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句話讓我想起術龍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在老師的眼裡沒有聰明者與笨者,只有好學者與不好學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不正是一視同仁的最好體現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們每個人為人處事難免都會感情用事,是因為我們沒有端正自己的心態和思想,往往是憑興趣喜好而影響個人的判斷,這其實才是真正有失公允的原因所在。</STRONG></P>
<P><BR><STRONG>文章最後一句“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是說明社會上一大堆的偽君子,衣冠禽獸熟練應用知識的力量經驗豐富,這些人絕對不是思想學說出問題而是沒有教育好或者品格性情不好,也不是思想學說先前沒有教育停止過而是一直存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之本源沒有知識和思想之初是禽獸的演變,這也是人像動物一樣產生貪、嗔、痴的根源所在,當一個人丟掉了道德底線,文明已經喪失,那就是剩下禽獸不如的軀殼,這些人行屍走肉的混在社會上,最終也是難逃命運的洗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有知識才有力量,有老師的教導才有學生的啟智的開始,老師的言傳身教其影響力不亞於父母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教育學生其職責如父如母,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老師的職業的無上尊敬,讓我們從尊師重道開始,借這篇文章的機會向所有的老師道一聲:老師辛苦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