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2-8-21 09:10:59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一 當歸六黃湯 14】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一 當歸六黃湯 14</FONT>】</FONT> </P>
<P>&nbsp;</P>
<P>&nbsp;</P>治陰虛有火,令人盜汗者。
<P>&nbsp;</P>當歸、生地、熟地、黃耆、黃芩、黃連、黃柏。
<P>&nbsp;</P>上水煎服。
<P>&nbsp;</P>〔註〕:
<P>&nbsp;</P>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盜汗。
<P>&nbsp;</P>陰盛則陽虛不能外固,故自汗。
<P>&nbsp;</P>陽盛則陰虛不能中守,故盜汗。
<P>&nbsp;</P>若陰陽平和之人,衛氣晝則行陽而寤,夜則行陰而寐,陰陽既濟,病安從來?惟陰虛有火之人,寐則衛氣行陰,陰虛不能濟陽,陽火因盛而爭於陰,故陰液失守外走而出汗;寤則衛氣復行出於表,陰得以靜,故汗止矣。
<P>&nbsp;</P>用當歸以養液,二地以滋陰,令陰液得其養也。
<P>&nbsp;</P>用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黃柏瀉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
<P>&nbsp;</P>又於諸寒藥中加黃耆,庸者不知,以為贅品,且謂陽盛者不宜,抑知其妙義正在於斯耶!蓋陽爭於陰,汗出營虛,則衛亦隨之而虛。
<P>&nbsp;</P>故倍加黃耆者,一以完已虛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陰。
<P>&nbsp;</P>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此之謂歟!<BR><BR>〔集註〕:
<P>&nbsp;</P>吳琨曰:雜證盜汗,與傷寒盜汗不同。
<P>&nbsp;</P>傷寒是半表半裡之邪未盡,雜證則陰虛有火而已。
<P>&nbsp;</P>彼以和表為主,此以救陰為急。
<P>&nbsp;</P>故以補陰品,佐瀉火之藥,明者辨之。 </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一 當歸六黃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