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寒化證】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寒化證</FONT>】</FONT></STRONG></P><P align=center> </P><B><FONT size=4>曾××,男,十七歲,住昆明市環城東路。
<P> </P>始因飲食後 受寒起病,發熱,惡寒,頭體痛,延某中醫診視,以清涼解表藥二劑無效,當即送入本市西山腳下高蟯某醫院住院治療。
<P> </P>住院已十九日,施以針藥,發熱雖退,然病勢則日益沉重,延請數醫會診,一致診斷為「腸傷寒」且有腸出血或腸穿孔之慮,決定施用輸血方法挽救。
<P> </P>輸血後病勢未減,愈見危篤,竟宣告無救,遂於1943年10月25日延余診視。
<P> </P>余到達該醫院,已是晚間九時,詢知患者病已十九日,身已不發熱,但腹中鼓脹,小腹疼痛,不時呻吟,小便短赤,大便有七、八日不通,飲食不進,日夜眼不交睫,臥床身不能轉側,但見護士隨時以礦泉水與飲之。
<P> </P>舌苔白滑而厚膩,不渴飲,脈搏弦緊,重按則無力而空。
<P> </P>診畢,當即告以病勢十分危重,係傷寒壞病,病邪深入少陰之臟寒證,陽氣內虛,陰寒太盛,寒水陰氣內結如冰霜,腹內陰霾四布,發熱雖退但裏寒已極。
<P> </P>二便不通,乃係陰寒凝結,真陽大虛,無力運行,非熱結之證可比也。
<P> </P>一線生陽有將脫之勢,病勢垂危,頗為費治。
<P> </P>惟有扶陽抑陰溫化之法,使在上之寒水邪陰,由口中吐出,中下之寒水邪陰,由二便排泄使除,陽回陰退,方可轉危為安。
<P> </P>就以仲景通脈四逆湯加吳萸、上桂治之。
<P> </P>並告知病家,倘若服藥後發生嘔吐涎痰或大便瀉下切勿驚疑,為病除之兆,一線生機,可望挽回。
<P> </P>白附片160克 乾薑3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兌入) 茯苓26克 吳萸6克 甘草6克。
<P> </P>10月26日再診。
<P> </P>昨服上方後,旋即嘔吐涎水碗許,係病除之兆。
<P> </P>脈搏弦緊已退而轉和緩,大便溏瀉一次,小便解三 次,惟小腹尚痛,時作時緩。
<P> </P>緣病程日久,陽神太虧,裏寒太重,雖已見效,然病重藥輕,力不勝病,猶兵不勝敵,猶幸氣不喘,痰不鳴,手足溫暖,脈和緩較有神,繼以大劑扶陽溫化,務使陽回陰退,漸可轉危為安。
<P> </P>白附片260克 乾薑60克 吳萸2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兌入) 公丁香6克茯苓30克 西砂仁6克 10月27日三診。
<P> </P>昨日清晨服藥後,又嘔吐涎水約兩碗,下午服藥後又吐一次,大便瀉利數次,均屬「冰霜化行」,病毒邪陰由上下竅道潰退。
<P> </P>舌苔仍厚膩,舌質紅活,面唇色澤亦轉紅潤,體溫如常,脈搏和緩較有神根,腹脹微痛,鼓脹已減去十之六、七。
<P> </P>大關已過,然病久陽神太虧,邪陰尚未除淨,仍以大劑扶陽輔正主之。
<P> </P>白附片<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300">300</SPAN>克 乾薑6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兌入) 甜馬檳榔6克(去殼,搗) 吳萸6克 台烏4克 西砂仁6克 茯苓30克 10月28日四診,服藥後昨日夜共排泄大便十六次,每次多少不一,今晨又大便二次,均為夾水分之稀薄糞便,始而色烏如醬,今晨漸轉黃色,此係胃中生陽漸復之兆。
<P> </P>體溫37℃,脈搏每分鐘80次。
<P> </P>今日解小便六次,色淡黃而清,但於每次小便時,均覺莖中刺痛,良由病毒下泄刺激作痛,非熱盛之證可比也 昨夜見渴喜熱飲者,緣腹中陰霾四布,水邪滔天,今得離照當空,陰霾四散,寒水化行,惟以陽神太虛,無力化氣生津,滋潤缺乏,故喜熱飲灌溉滋養百骸,非熱甚灼陰之渴飲也。
<P> </P>偶爾喜食冷物者,厥陰之氣不相順接,陰陽不和也。
<P> </P>矢氣連連,府道已通濁氣下降也。
<P> </P>病狀雖已大減,險象已脫,惟肝腎之陰氣尚術肅清,元陽正氣尚未全復,故左腹留有痞塊作痛。
<P> </P>最可欣慰者,今晨已略進食物,顯見胃氣轉和,生陽來復,可期痊癒矣。
<P> </P>大病初退,貴宜調護謹慎,勿使過食傷胃,過勞傷神,避受風寒為要。
<P> </P>仍以扶陽輔正主之。
<P> </P>白附片300克 乾薑50克 茯苓30克 苡仁16克 上肉桂18克(研末,泡水兌入) 波蔻仁3克(搗) 西砂仁6克(搗) 甘草10克 白胡椒2.6克(搗) 另合服烏梅丸二枚。
<P> </P>10月29日五診。
<P> </P>脈已和緩,每分鐘72次,體溫攝氏37.6℃,大便六次。
<P> </P>小便已較清長而淡黃,莖中微覺刺痛,腹中痞塊已全消,面色漸轉紅潤,鼻准亦現光澤,舌苔已退去十之六、七,胃口已開,食量較增,腹痛已愈,此時則見遍體盛;白(疒咅)。
<P> </P>大病已退,元陽漸復,可逐步轉入善後調養,病退藥減,仍以扶陽輔正主之。
<P> </P>並囑其忌服生冷水果、酸寒食物、嫩雞蛋、甜酒及一切黏膩之品,慎風寒,節飲食為調護之責,則可望期而日復健康矣。
<P> </P>白附片160克 乾薑30克 茯苓16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波蔻仁5克(搗) 苡仁16克 甘草6克 元肉5克 大棗3枚 10月30日六診。
<P> </P>今晨體溫正常,脈搏和緩,舌根仍白膩,大便二次,稀溏量少,小便淡黃清長,腹中微黨(月真)脹不舒,食量日增,考慮其脾胃尚虛,消化力弱,每餐均與定量粥食。
<P> </P>因大病初愈,餘寒邪陰尚未肅清,元陽正氣亦未全復,仍堅守扶陽輔正之大法,數劑即克,決無生變之慮。
<P> </P>擬方之後,書引四言一首以為志。
<P> </P>陰云四合日光微,轉眼真龍便欲飛,辛甘化陽離火現,何愁大地不春歸。
<P> </P>白附片300克 乾薑50克 甘草1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兌入) 吳萸6克 波蔻仁6克(搗) 茯苓30克 白胡椒3克(搗) 10月31日七診。
<P> </P>今晨體溫、脈搏均正常,便瀉已止,此乃腹中病毒陳莝已排泄殆淨,小便亦清長,腹中脹痛已全消,食量較佳,惟舌根尚白膩,寒溫餘邪尚未全清,元陽正氣尚待繼續溫扶。
<P> </P>擬方:白附片300克 乾薑30克 甘草1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10克(搗) 苡仁10克 11月1日八診。
<P> </P>舌膩苔已退,稍有薄白苔,脈搏、體溫正常,小便清長,腹部寬舒,無他痛楚,食量日佳,每餐節制僅食至六、七分,以免過食有傷脾胃,睡眠轉隹,惟陽神初復,尚不能同守而多夢,正氣未充,起坐感到頭昏足軟無力。
<P> </P>仍以扶陽輔正,使真陽旺盛,邪陰消盡為度。
<P> </P>溫扶真陽絕不會傷其真陰,真陽回復反而有助於滋生真陰也。
<P> </P>此即「陽生陰長」, 「天一生水」的道理。
<P> </P>陰陽調平則諸證可愈。
<P> </P>白附片300克 乾薑36克 甘草10克 西砂仁10克 朱衣茯神30克 炙遠志1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11月2日九診。
<P> </P>脈搏、體溫如常,舌根微薄白,舌質紅活,睡眠。
<P> </P>飲食增進,胃氣大開,但仍須節制飲食至七、八分為度。
<P> </P>今晨起坐頭已不昏,足尚軟,仍以扶陽輔正。
<P> </P>白附片160克 乾薑3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小茴3克(微炒) 茯苓16克 11月3日十診。
<P> </P>水氣化行,腹中汩汨作鳴,眠食均佳,行動時兩足尚感無力,足徵陽神未充,仍守前法。
<P> </P>白附片160克 乾薑30克 甘草1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6克 白胡椒3克(搗) 11月4日十一診。
<P> </P>病已痊癒,精神飲食均佳,形神尚弱,擬四逆湯加味一劑,繼以黃耆建中湯、桂附理中湯及歸脾養心湯等善後調理十餘日,精神漸復,出院回家休養。
<P> </P>此後健康、體質恢復如常。 </FONT></B>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