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證的功夫修養:無門無毒】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內證的功夫修養:無門無毒</font>】</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p><strong>內證的功夫修養要做到什麼?“無門無毒”。 <br> </strong></p><p><strong>真正得道的人,沒有一個法門,什麼練氣,看光,觀想等方法都不需要了。 <br> </strong></p><p><strong>“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內證的功夫修養要做到什麼?“無門無毒”。 <br> </strong></p><p><strong>真正得道的人,沒有一個法門,什麼練氣啊,看光啊,觀想啊等方法都不需要了。 <br> </strong></p><p><strong>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上說到,佛法最高處是“無門為法門”。 <br> </strong></p><p><strong>“無門”等於佛學講的“六根大定”,眼耳口鼻舌身都沒有了。 <br> </strong></p><p><strong>“無毒”,這個“毒”是古代借用的字,同“治”,也不需要用一個方法來對治妄想,對治煩惱,什麼都沒有。 <br> </strong></p><p><strong>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房子的空殼子一樣,而生命借住在這個空殼子裏遊戲,“不得已”,活得如此而已。 <br> </strong></p><p><strong>能夠到這個樣子啊,修養功夫差不多了,但這還不是到家哦。 <br> </strong></p><p><strong>莊子在這裏借用孔子的嘴說的話,當然是不是孔子的話不知道,至少在別的書上沒有,莊子記載下來。 <br> </strong></p><p><strong>下面孔子再進一步講內證的修養: “絕跡易,無行地難。” 我們走路,走過的地面一定有腳印,有蹤跡的。 <br> </strong></p><p><strong>作小偷的,為了不露指印可以戴手套,為了化驗不出腳印可以穿襪子,乃至功夫最高強可以像武俠小說一樣,飛行絕跡,踏雪無痕,走路在地下沒有痕跡,這當然很困難,也可以練得到,所以“絕跡易”。 <br> </strong></p><p><strong>兩腳不踏著地在空中飛就很困難了,總是要有一個“行地”,等於總要在地上走。 <br> </strong></p><p><strong>就是達到在空中飛還是在“行”啊,《逍遙遊》上列子“禦風而行”,莊子說這有什麼了不起,他還是要騰空駕雲在空中飛,對不對?雖然我們有最快速的飛機,假如坐宇宙飛船四個鐘頭可以環遊世界一周,縱然了不起,還是要進入宇宙飛船才能飛。 <br> </strong></p><p><strong>可你坐在這裏,一念之間可以環遊十方世界,那不是更高明?所以,我們處世作人做到不著痕跡,就是佛家說的不著相,不著相還容易,做到了不著相還不是最高明,“無行地難”,你還是在做,要完全做而不做,這就很難。 <br> </strong></p><p><strong>出來到社會上,或者做生意也好,賣菜也好,開垃圾車好,當皇帝也好,你出家也好,出家也是外用之一哦,不管怎麼樣做來,就是這七個字:“絕跡易,無行地難。” 上面我們出了一個問題,現在莊子已經自己答複了。 <br> </strong></p><p><strong>一個人要想大道的成功,必須在人間世裏去修道,不入世的磨練不行。 <br> </strong></p><p><strong>出世是小乘法,入世磨練修出的道才能稱得上大乘道。 <br> </strong></p><p><strong>大乘道修成功了還不是最高,也不過是“絕跡易,無行地難。”所以禪宗認為,成佛容易,成魔就很難了。 <br> </strong></p><p><strong>當然並不是魔最高,真的叫你變成魔,要佛魔兩邊都不住,有時候只是偶爾玩玩。 <br> </strong></p><p><strong>“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我們出來做事,假如做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為人使”,聽人家指揮,聽命辦事,“易以偽”,還容易做假,還容易有辦法推得掉,還可以用手段。 <br> </strong></p><p><strong>明朝末年有一個讀書人,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他講人生的境界,那真是說絕了:“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被別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這三件事,逃出了這三件事就跳出了三界外。 <br> </strong></p><p><strong>你說我在山上隱居打坐,只要有青菜蘿蔔有吃的,什麼都不求,你以為對了?正在那裏自欺;或者像我們一樣坐在臺上,又講《莊子》又講佛法,算不定就在欺人;再不然啦,上面兩樣都不幹,自己規規矩矩拿薪水吃飯,是被別人欺。 <br> </strong></p><p><strong>換句話說,“為人使易以偽”就是自欺,欺人,被別人欺。 <br> </strong></p><p><strong>“為天使難以偽。”可是為天為道啊,沒有辦法做假。 <br> </strong></p><p><strong>修道的人,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更不可以被人欺,即使是聖賢教主的話,也不能輕易附言,沒有求證到的,還要求證一番,究竟他是說對了還是沒有說對?就像宋儒說的話:“六經皆我巨注”,就是四書五經都是我的注解。 <br> </strong></p><p><strong>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三藏十二部,什麼顯宗密宗,不過是給我做注解而已。 <br> </strong></p><p><strong>必須要自己求證到是真的,不然的話,你還是被人欺。 <br> </strong></p><p><strong>“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 孔子做個比喻:“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你應該聽到過,有翅膀的東西會飛,你總從來沒有聽到過,不要翅膀而能飛吧。 <br> </strong></p><p><strong>不要翅膀而能飛,這個就是密宗了。 <br> </strong></p><p><strong>我們沒有翅膀,大家都知道,你不要稀奇噢。 <br> </strong></p><p><strong>我們有一個不要翅膀的,在心裏頭經常飛。 <br> </strong></p><p><strong>剛才引用袁克文的詩:“雲起魔崖夢欲騰”,我們有時候心裏的妄念想登天,飛得好厲害啊,這個就是沒有翅膀會飛的。 <br> </strong></p><p><strong>所以夢中的富貴,夢中的空花,愛怎麼想就怎麼想,這是很可怕的。 <br> </strong></p><p><strong>到了最高處的境界,“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孔子說:你聽到過能夠透過知識學問而知道道理,你總從來沒有聽到過,到達了一切無知才是大智能的成就吧。 <br> </strong></p><p><strong>所以我們要注意啊,以無知而知,才是大知。 <br> </strong></p><p><strong>孔子在這裏,完全是講內在修養的功夫。 <br> </strong></p><p><strong>《莊子》這一段,影響中國文化產生了兩個東西。 <br> </strong></p><p><strong>第一是影響了道家的隱士思想。 <br> </strong></p><p><strong>我經常說,中國文化裏頭,真正發生作用的是道家的隱士人物。 <br> </strong></p><p><strong>三代以來,一直到秦漢唐宋元明清,沒有哪一個時代沒有這種人物。 <br> </strong></p><p><strong>時代到了撥亂反正的時候,他們出來了,但是做完了就走了,隱姓埋名,曆史上也看不見。 <br> </strong></p><p><strong>這一類道家的隱士人物,就是受“絕跡易,無行地難”的影響,真正做到了“無行地”。 <br> </strong></p><p><strong>第二是影響了許多近於隱士之間的名士。 <br> </strong></p><p><strong>曆代有許多的名士,譬如像宋代陸放翁這些人,還出來做了事,而真正的名士派,有學問有修養,始終不出來。 <br> </strong></p><p><strong>官也不要做,一輩子玩玩,清淨一生,這一類人受道家老莊的影響最大。 <br> </strong></p><p><strong>這是中國文化另一面,因為有這一面,才產生了中國民族文化自然超脫的一種特性。 <br> </strong></p><p><strong>我們經常發現社會上很多人,乃至沒有職業,沒有階級,像顯明法師講經的時候,有幾位老先生來,我非常注意那些人,幾十年我始終看到他只穿那麼一件衣服,滿頭白發,怪裏怪氣,你們覺得怪裏怪氣,他的眼睛好象沒有光彩,就是誰都沒有看到,誰也不在他眼裏的那個味道。 <br> </strong></p><p><strong>所以我拼命給這些人拍馬屁,因為怕他看不起我。(一笑)。 <br> </strong></p><p><strong>中國文化的這一面,這一類的人非常多,這是民族的特性,所以研究我們中華民族很難。 <br> </strong></p><p><strong>中國古代社會有很壞的一面,也有很高的一面,有很多人“絕跡易,無行地難”,都做到了。 <br> </strong></p><p><strong>我們的老祖宗“伏羲”“幾蘧”等都得到了這個道統,內聖而外王,其它的曆代的名臣名相,有功業留在曆史上,為什麼他們的成就那麼偉大呢?都是因為他們內聖,內在的修養做到了,然後出來外王。 <br> </strong></p><p><strong>佛家講度人度世,這個度人的意思就是外王。 <br> </strong></p><p><strong>千萬不要說:“你皈依了我啦,拿個紅包給我,聽我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又度了一個了。”你小心,“本要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這是我下山以後到現在,幾十年對自己的結論,下山來本要度眾生,到現在我感覺到反被眾生度了。 <br> </strong></p><p><strong>所以不要隨便講度人。 <br> </strong></p><p><strong>非內聖不能外王。 <br> </strong></p><p><strong>內聖修養必須要做到這一段。 <br> </strong></p><p><strong>《人間世》第一段故事到此為止。 <br> </strong></p><p><strong>這個故事我們注意,顏回聽到衛靈公正當中年,辦事專斷,輕率地處理政事,輕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卻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就想去教育他,使他在政治上變成一代的明君。 <br> </strong></p><p><strong>顏回想去做王者之師,就是相當於後世的諸葛亮穿個八卦袍,拿個鵝毛扇想去煽火去,因此向孔子請假。 <br> </strong></p><p><strong>孔子說你去吧,去了之後你吃飯的家夥就掉了,你這一點點修養怎麼行?這就代表了一個人求學問也好,修道也好,犯了孟子所講的“得少為足,好為人師”的錯誤,“得少為足”,稍稍得了一點就滿足了,“好為人師”,等於我們一樣,被人一叫老師馬上就倒黴了,被眾生度了,所以千萬不要隨便當人師。 <br> </strong></p><p><strong>這是第一段的道理。 <br> </strong></p><p><strong>下面孔子跟顏回一系列的對話,就討論假設現在你去,應該怎麼講話怎麼辦。 <br> </strong></p><p><strong>這是教育我們在人間世,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身份,應該是哪一種態度。 <br> </strong></p><p><strong>接著孔子告訴顏回,你出去度人,對世界有所貢獻,對社會有所貢獻,必須要內聖的修養做到了聖人的境界,然後出來外用才能夠起作用。 <br> </strong></p><p><strong>不然的話,只看到現在的人生輝煌,很光明很燦爛。 <br> </strong></p><p><strong>死後呢,五個字:“與草木同腐”。 <br> </strong></p><p><strong>所以我常常告訴青年同學們,曆史上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狀元,你報得出幾個來?他們在當時都是了不起,但過後被曆史遺忘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功德留在人間。 <br> </strong></p><p><strong>這是內聖沒有做好,出來外用只能爭取一時,不能夠爭取到千秋。 <br> </strong></p><p><strong>所以事業是分兩條路的,這些聖人教主們,修道的人,說真的,也在爭:爭取千秋,不在一時。 <br> </strong></p><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1246.html">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1246.html</a></p>
頁:
[1]